攻略

北京首推合同网签——数字化规范养老服务

  • 来源:中评网
  • 时间:2023-08-15 18:12:25


(相关资料图)

据经济日报报导,退费难、签约不便、“霸王条款”不断……伴随养老产业不断发展,涉及养老服务合同的纠纷也越来越常见。部分企业和养老机构以提供疗养服务、支付预付款获得会员资格和积分消费等名义吸引老年人签订养老合同,进行大额充值消费。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公布了一批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类似上述的合同纠纷是涉及养老服务领域投诉的重灾区。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接到相关投诉2262件,其中反映退费难、签约不便、合同存在“霸王条款”问题超半数。

为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合同监管,保障老年人权益,今年3月份,北京市在全国首创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养老机构均已推行老年人入住合同网签,已有480余家机构完成了1.2万余份网签合同的签署。随着新入住老年人的增加以及原有纸质合同陆续到期,网签合同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合同网签是指通过统一的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操作,网签合同自带水印,防范伪造。同时,合同网签全程留痕,行业管理部门可以及时掌握老年人入院、出院、服务变更等信息,瞭解机构床位使用率、服务人员配置等情况,为全市养老服务供给、资源调配等提供决策依据。

养老服务纠纷集中表现在合同约定与履行的不一致。“网签工作是围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来设计和考量的。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有责任主动做好养老服务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北京市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尚振坤认为,网签合同采用了北京市民政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修订的《北京市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全程无纸化、网络化签署,存储安全可靠,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加强服务行为过程监管,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从使用反馈情况看,老年人及其家属、养老机构对养老服务合同网签版普遍给予积极评价。

按照相关规定,服务合同要求养老机构逐项填报收费项目,并且限定收取预付资金不得超过月养老服务费用标准的4倍。如一家养老机构的月费是5000元,预付费就不能超过2万元。

“这既便于老年人和家属掌握机构收费的内容及标准,也便于行业主管部门掌握预付资金收费情况,防范收取大额预付资金风险,有助于让签约履约行为更加规范便捷,更好实现行业监督管理职能,提前防范合同纠纷和违约违规风险。”尚振坤说。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旅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