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略
【资料图】
“瀚海”是海?“秦晋之好”有何史地原因?“奢延水”与“奢延泽”是因地制“名”?8月21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安介生教授带着他的新书——《遥望关河:中国边塞环境与历史文化》,与读者们相聚上海书展,以“透视中国边塞环境变迁与历史文化发展”为主题,分享关于中国边塞环境变迁史的话题。
《遥望关河:中国边塞环境与历史文化》一书从中国民族地理与关塞理论、长城内外水文、秦晋地区史地以及西部松潘地区政治归属等角度展开论述,在深刻揭示中国边塞环境变迁史的同时,也展现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抽丝剥茧不同区域边塞地理环境与人文风情之关系,尽显中国千年历史中的史地环境演进与历史文化发展之紧密联系。
安介生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遥望关河:中国边塞环境与历史文化》一书的创作过程。首先是个人的“关塞情结”。他分享了自己阅读中国古代文献较多、长期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情况,“关塞情结”郁积已久。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执着于关塞问题的研究,也是一种特别的纾解方式。此外,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边塞诗,如《使至塞上》《凉州词》《营州歌》等。安教授就“边塞”一词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与近现代发展起来的政治地理学名词——“边疆”作了区别解读。
其次,安教授分享了自己从事边塞研究的缘起。在山西移民史与地方史地的研究工作中开始关注到边塞研究;在山西移民史的研究过程中,注意到民族迁徙的问题,并引起了传统时代中国民族迁移乃至民族地理研究兴趣;在边疆史地研究领域陆续取得成果——“明清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的地理及生态基础研究”项目,出版《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有为而治——前现代中国治边实践与边陲社会变迁研究》等书。
安教授还对《遥望关河》一书中涉及的学科门类及其中的关键词进行了讲解。如环境史在目前学术界的状况、发展前景及意义与价值,边塞地区在中国历史时期的政治变迁中有何不可忽视的地位,特别是处于农牧业交界地的边塞地区,其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对环境变迁的感知更为显著,研究价值不容忽视。
关键词:
攻略
装备
商城